Monday, November 29, 2010

We are one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Guidelines & Principles To Ensure A Happier Today And Tomorrow (Part 7 of 7)

【余力学文】AFTER DOING THE ABOVE, THE ARTS COME NEXT.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If we acquire knowledge but do not sincerely apply what we have learned, we will have only increased our conceit.  What then will we become?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If we are sincere in what we are doing but not acquiring knowledge, we will only be stubbornly following our viewpoints.  We will never see the truth.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When studying, our mind, eyes, and mouth must be focused on our learning.
All three must be wholeheartedly dedicated to learning.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When reading a book, do not contemplate another.
If we have not completed one, do not start another.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In our studies, we should set a reasonable timetable and then study hard. With enough time and effort,
we will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text.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If we have a question, we should make a note of it.
Then ask a person who knows the answer.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We should keep our room clean, our desk tidy, and our pens and pencils in their proper places.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If we do not properly care for our writing tools, it shows carelessness.
If our words are written sloppily, it shows disrespect.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Books should be organized and placed on the bookshelves in their proper places.
After reading a book, we should put it back where it belongs.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Even when in a hurry, we should carefully put our book away.
If it is damaged, we should repair it.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o not read books that are untruthful or immoral,
for these will block our wisdom and undermine our aspirations.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e should not, because of our arrogance, harm ourselves by doing something improper.
We should not, because of our lack of confidence, give up on ourselves.
With effort, we will gradually become a noble person.

Guidelines & Principles To Ensure A Happier Today And Tomorrow (Part 6 of 7)

【亲仁】BEING CLOSE TO KIND AND VIRTUOUS PEOPLE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We are all human beings, but we are not the same.
Most of us are ordinary; only a few of us are kind and virtuous.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Truly virtuous people are held in awe by others.
They are not afraid to speak the truth, and they do not fawn on others.


【能亲任。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If we associate with and learn from people of great virtue, we will benefit greatly.
Day by day, our own virtues will grow and our faults will lessen.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If we do not associate with and learn from these people, we will suffer a great loss.
We will attract people without virtue, and nothing we do will succeed.

Sunday, November 28, 2010

Guidelines & Principles To Ensure A Happier Today And Tomorrow (Part 5 of 7)

【泛爱众】LOVING ALL BEINGS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Love all beings, for we all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same earth.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A person of good character is highly respected.
Respect is not based on external appearances.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A capable person will naturally have a good reputation.
People are not won over by boasting or self-praise.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If we are good at something, we should be willing to use that ability to benefit others.
When we feel others are more competent than us, we should not criticize or slander them for being so.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Neither flatter the rich nor despise the poor.
Neither ignore old friends nor take delight in only new ones.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When others are busy, do not bother them.
When they are troubled, do not make things worse by talking unnecessarily.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We should neither expose the shortcomings of others nor disclose their private matters.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Gossiping about the wrongdoings of others is in itself wrong.
When we slander another excessively, we too will suffer harm and great misfortune.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By mutually encouraging one another to do good, both of us will improve our characters.
By not advising one another to correct our respective faults, our characters will diminish.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When giving and receiving, we should be clear in what we are doing.
It is better to give more and receive less.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Before we ask others to do something, we should first ask ourselves if we would do it.
If not, then we should not ask others to do it.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We should repay the kindness of others; we should let go of our anger.
Spend less time holding grudges and more time repaying kindness.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When we interact with people who serve us, we should act in ways that inspire respect.
And while being dignified and proper is importan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be kind and generous.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If we force others to do as we wish, they will silently rebel.
But if we convince them with sound reasoning, they will happily agree without complaining.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It is good to praise the virtuous actions of others.
Knowing that they are being praised, people will be encouraged to do better.


Guidelines & Principles To Ensure A Happier Today And Tomorrow (Part 4 of 7)

【信】BEING TRUSTWORTHY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When we speak, honesty counts the most.
Deceit and lies are unacceptable.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It is better to talk a little than chat too much.
Tell the truth; do not speak insincerely.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Cunning, deceptive speech, and foul language should never be used.
We should never conduct ourselves in an unruly manner.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We should not readily talk about something we have not seen for it may not be the whole truth.
We should not readily pass on to others what we do not know for sure.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If someone asks us to do something and we are not sure whether it is appropriate,
we should not carelessly promise.

If we do promise to do something [and it is inappropriate],
we will be wrong whether we keep or break our promise.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When speaking, say each word unhurriedly, clearly, and correctly.
Do not mumble or talk too fast.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Some people like to gossip and comment about the faults or good points of others.
But if something does not concern us, we should not get involved.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When we see the goodness of others, we should encourage ourselves to learn from them.
Even if we are far behind them, gradually we will achieve as they have.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When we see the faults of others, we should reflect on our own behavior.
If we have the same fault, correct it.

 If we do not have this fault, we should always be alert and not make the same mistake.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When our morals,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not as good as those of others,
we should encourage ourselves to try harder.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If the clothes we wear and the food we eat are not as good as what others have,
do not feel sad.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If criticism makes us angry and compliments make us happy, we will attract bad company,
while good friends will leave us.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If we are appreciative of criticism and uneasy with compliments, people who are virtuous, sincere, and
trustworthy will gradually become our friends.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If we accidentally make a mistake, it is only an error.
But if we do it on purpose, it is definitely wrong.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If we correct our faults and mistakes and do not repeat them, then they will cease.
But if we try to cover them up, we will be doubly wrong.

惜 时

 会善用时间的人,时间如钻石;
不会善用时间的人,时间如泥土。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Friday, November 26, 2010

我为你祝福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行立坐卧有威仪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忠恕之道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古之君子 以剑自卫乎?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君子有三畏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君子有三戒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德才兼备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忍能解决问题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感受别人的痛苦,增长自己的爱心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诚 实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立 志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节俭知足,平安到老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帮助别人要积极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兄友弟恭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懂礼貌,守规矩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Monday, November 22, 2010

勤劳好孩子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信心、毅力、勇气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Sunday, November 21, 2010

伞是遮盖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弟子规学习卡 (28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29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0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1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2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3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4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5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6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7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8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39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弟子规学习卡 (40 of 40)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先把图印在A4纸上,然后把它塑封好,之后再把它剪成一张张的学习卡。
也别忘了把剪好的卡片的四边直角修饰成圆形状(纸张专用的小圆角器可在任何文具店购得)。
同学们可好好的用这些学习卡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哦!

有两件事不能等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快乐面对己之命运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慎 言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小天使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生命的枯荣全视你怎么去栽培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品行一百分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仲由负米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很远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孝无贵贱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转载自大方广

寿昌弃官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朱寿昌是宋朝时的人,他七岁的时候,他的生母因为被嫡母嫉妒,被赶出家门另嫁他人。从此寿昌就和生母分离了。

寿昌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他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母亲在身边,天天嘘寒问暖,疼爱有加。非常的思念自己的母亲。每到初冬,别的小朋友的母亲早早的为自己的孩子做好了棉衣,可是寿昌的生母却不在;当别的小朋友心中有了委屈,可以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时,可是寿昌却不能;试想一下,没有母亲,是多么盼望能像别人一样,可以经常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

寿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一直努力读书,后来当了官。虽然生活很富足,可是天下哪有不思念父母的儿子呢?所以他一直明察暗访,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母亲。

五十年来,寿昌几乎日以继夜的思念、惦记着远方的母亲,相思之情常每每言及就涕不成声。他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亲自服侍母亲,让母亲重享天伦之乐啊!可是寿昌屡次多方打听,都没有办法得到母亲的下落。

后来到了神宗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年纪已经大了,遗憾母亲不能奉养在旁,心里感到非常的遗憾。可是茫茫人海千里迢迢,去哪里寻找母亲?他想再不找到母亲,怕是没有机会了。所以他就断然辞去官职,要亲自外出去寻找他的母亲。

因为寿昌此时的年纪也大了,家里人也不放心他,都来劝阻,可是寿昌坚决的对家人说:如果不见到母亲,就永远都不回来。他远到秦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寻母。他的心非常的坚定,他抱定必死的决心,一定要寻找到他的母亲。与自己共享天年。

寿昌一人在外,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险阻,非常艰辛,可是,困难丝毫没有动摇他寻母的念头。相反,他想到和母亲分别五十多年都不可以团聚,就更加深了寻母的信念。他走到哪里打听到哪里,天天祈祷。

终于,到了同州这个地方,奇迹出现了。就在这里,他辗转得知到母亲的下落。这个时候母亲已经七十几岁了,依然健在。分别五十多年,母子相聚,相拥在一起,多少悲欢离合啊!母子俩五十多年骨肉团聚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寿昌非常的高兴,把母亲迎回家里同住,很是孝顺。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朱寿昌与母亲分离长达五十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能始终保持对母亲的孝思不变,实为赤诚孝心的真情流露。谚云:「孝感天地」,朱寿昌母亲五十年下落不明,到最后,靠朱寿昌坚定的寻母誓愿和毅然辞官、不畏艰困的找寻,终能骨肉团圆,力尽孝道,是多么的令人感动。

与朱寿昌相比,我们这些为人子女者,能有服侍孝养父母的机会是何等的幸运!把握住在父母身边的日子,用心尽孝,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和悔恨啃噬自心。

转载自大方广

李忠辟震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元朝的李忠,晋宁人。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从此以后,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自从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就开始身兼二职,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平时,她外出耕田种菜像男人一样维持着家庭的生计,走进家门,又要纺纱织布,打理家务,教育子女,尽心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母亲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和谨守节操的坚忍意志,让李忠耳濡目染、牢记在心。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忠不仅早早就懂得如何去体贴和照顾母亲,还以幼小的臂膀努力分担着母亲的辛劳。

察觉母亲口渴了,他就为母亲端茶倒水;母亲外出劳作回来,他就帮母亲按肩捶背;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他就学着母亲的样子,清扫做饭;夜幕降临了,他就准备好洗脚水和床被……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劈柴挑水;农忙季节,他小小的身影已经陪同母亲一起忙碌在田间地头。

李忠时时处处都念着母亲的辛劳和需要,把家中最好的一切都奉献给母亲,还想尽方法替母亲分忧解愁。孩子的孝顺,成为了母亲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柱,就算自己再苦再累,也觉得非常值得。丧失亲人的精神伤痛,就在母子之间相互的爱与关怀中,被抚平。饔飧不继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觉得艰难。

乡亲们看到小小年纪的李忠,对母亲如此孝敬,做事勤奋努力,都深受感动。他们不但常常伸出援助的双手,还纷纷以李忠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村里出了这样至孝的孩子,是全村人的荣耀。

大德七年八月的一天,李忠家所处的郇保山一带,突然发生了猛烈的大地震。剧烈的震波突如其来,使整座山都在为之移动。震波所及之处,房屋都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成片成片地被夷为平地,被压死的村民,惨不忍睹。

就在剧烈强大的震波携带着郇保山被震飞的山头,冲向李忠家的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飞散的山头突然分做两支,呈「V」字型,从两侧绕过李忠家的房屋,一直到五十多步以外的地方,才又合拢在一起。李忠的家,就这样在强震的灾难之中得以幸免。

被震灾毁坏的一万零八百个区域一片狼藉,人员死伤不计其数。然而,无情的地震似乎也懂得敬畏孝子,在快到李忠家的时候,能绕道而过,使得至孝者李忠家能得以保全。

翻开人类历史,天灾几乎从未曾断绝过。而确凿的史料,同时也记载了许多至孝者身上发生的,瘟疫不侵、水火风雷不殃,孝感天地的故事。这种真实的事迹,充分证实了行孝行善的人,最能够得到上苍的眷顾与保护。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他们也能够趋吉避凶,化险为夷。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孝子至诚的孝心孝行,是人的天性,本与天地大道相应,人人可行,人人必行。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孝爱是天地生灵万物和谐的根本。

转载自大方广编辑部

实夫拜虎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明朝洪武年间,在江西省进贤县,有位名叫「包实夫」的读书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读书务求实质,非常注重将经典中的道理,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所以他的学问可以说是表里一致,德行的涵养更是深受大家的推崇与敬重。

为了更好地孝养父母,提升道德学问,他到了一个叫「太常里」地方的私塾教书。

终于到了年终省亲的日子,包实夫怀着深深的思亲之念,赶路回家看望父母。走了一段路程,来到一座山冈前,他四下环望,却见周围不见人烟,山冈上长满了树木,只有一阵阵的山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此时,包实夫不由得浑身打了一个冷战,正欲加紧脚步赶路,突然从路边的树林里窜出一只老虎!一个躲闪不及,包实夫被猛扑过来的老虎衔住了衣服,瞬间拖到了树林里。老虎将包实夫放在地上,然后伏在旁边,一边喘气一边紧盯着包实夫,并露出一副即将要把他吞掉的样子。

在这性命危在旦夕的时刻,包实夫深知已难免葬身虎腹,也就不再妄想逃命,只是想到年迈的父母即将无人奉养,内心顿感万分难过,求生的欲望又油然而生。

包实夫望着眼前的老虎,忍不住跪下去深深地拜了起来。说来也奇怪,老虎就像体会到了包实夫的用心,只见它伏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是被他的存心和举止所感动,目光也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这时候的包实夫也顾不上其它,一边不停地拜着,一边对老虎恳切地说:「老虎呀老虎,我知道你因饥饿,才要把我吃掉,这是我的命运,我毫无怨言。只是我家中上有七十多岁的父母,不能没人奉养,倘若你允许我此次回去终养父母,待此命完成后,假使我还活在世间,我一定把身体送给你吃,你看可不可以呢?」包实夫就这样反复地向老虎哀求着。

老虎静静地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似乎真的明白了包实夫对父母的真诚孝心,竟然默默地站起身来,放过包实夫转身迳自离开了。

包实夫以至诚孝心,孝感老虎,竟得全归的事情传开以后,人们无不称颂包实夫的德行。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并教育更多人勿忘孝养父母的做人本分,就把那个地方取名为「拜虎冈」。

自古以来,史册中就记载许多因为孝心而感动天地的真实故事,故《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由此可见,至诚的孝心能感通世间的万事万物,即使是生性凶残的老虎也一样能感同身受孝的纯诚。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当时时反省自己,我们的孝诚开显出几分?

转载自大方广编辑部

吴猛饱蚊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吴猛是晋朝的人,字世云。自幼就是非常孝顺的人。

当其他八岁的小孩子还在父母的庇护下撒娇时,吴猛就已经懂得如何孝敬父母了,我们来看看他这么小的年纪到底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刚入夏,吴猛发现父母的眼睛老是布满血丝,红红的。没有一点精神。他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经多次细心的观察,吴猛发现了原因。

原来吴猛家境非常贫寒,住在偏僻落后的地方。屋子破旧,又靠近小河边,所以蚊子异常多。可家中又穷得买不起蚊帐。所以每逢夏夜,满屋子的蚊子便嗡嗡的响,叮得父母这里一个包,那里一个包。搅得父母睡不了觉。

而且父亲每天都起早摸黑的到外面干活儿,在外已经被炎炎烈日晒得头晕脑胀,筋疲力尽了,回来后应该好好休息,睡一觉,第二天才有精神和体力继续干活。而母亲也要大清早就到外头去帮佣,赚一点钱补贴家用。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也疲惫不堪。父母本应该好好的休息。可都因为蚊子叮的睡不好。原来已经很疲惫的父母,是因为蚊子叮得晚上睡不好觉,才经常眼睛里布满血丝。

吴猛非常心疼父母,很是着急。他想来想去,最后干脆就把衣服脱掉,先去躺在床上,任凭屋子里的蚊子来叮咬他。尽管蚊子那么多,统统围在他的身上,他还是忍耐着。为了父母,他能忍受着痛、忍受着痒,忍受这些蚊子在他身上任意的叮咬。因为他怕他赶走了这些蚊子后,蚊子再去叮咬他的父母,他不忍心让父母被咬,就任凭蚊子吃得饱饱的。希望蚊子叮了自己之后,不要再去咬父母。结果吴猛经常被蚊子咬得伤痕累累,满身是包。而且整个夏天都如此坚持下来。

他是多么孝敬、体贴父母的孩子!用自己的血肉和伤痛换来父母的安眠。小小的年纪,就这样至情,这样体贴亲意,实在是非常感人。

父母养育儿女,整天担心孩子吃不好,担心出门发生意外,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到炎炎夏日,父母会驱蚊虫来保护孩子细嫩的肌肤,用一切方法来赶蚊子。如果孩子撒娇,父母亲会把孩子抱在怀里搂一搂、拍一拍。在寒冬里,怕孩子半夜踢被子,母亲会多次起来照看孩子。任何一点点的伤害,父母都会感到不安和心疼。

父母不计一切的辛劳,只希望孩子能在安全、温暖、保护当中茁壮成长。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是如此的情深,那么为人子女的怎么不能像吴猛这样,为父母做一点回馈?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向吴猛学习,体贴父母,报答我们父母的亲恩。

转载自大方广

黔娄尝粪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庾黔娄是南北朝时南齐人,字子贞。

他被派到「孱陵」这个地方去当县令。刚当上县令,很是欣喜。可是到任还不到十天,突然就觉得心头好似小鹿撞一般,咚咚直跳;而且额头上的汗珠簌簌往下流。俗话说:父子连心 。黔娄心想一定是家里有不祥之事,便要辞官回家。衙门里的人听说后,觉得辞掉官职很惋惜,便说:“你要是不放心就先派个衙役回家看看。”,“要不然直接把家人接到这里。”但是黔娄一想到家中年迈的老父亲便毅然决然的谢绝了众人的好意,马上起程。他路上不敢耽误片刻工夫,日以继夜的赶路。终于赶到家。

果不其然,他的父亲真的生病了。身患痢疾,卧床不起,刚开始两天。他看到卧床的老父亲说:“是我没有照顾好您,都是我的责任啊!”然后黔娄不顾路途的疲劳立即去找最好的医生来为父亲诊断病情。

医生告诉黔娄说:如果你想要知道病情的严重与否,你就要去尝尝他的粪便味道如何,到底是苦还是甜。如果是苦的,就很容易医治;如果是甜的就不好了。在场的家仆都觉得这样会很为难。

可是黔娄听说后,想都不想的便尝了。当场的人都深深的被黔娄的孝心感动了,有的还在一旁轻轻抽泣着。黔娄感到一丝甜味,这说明父亲的病很严重,就忧心如焚。

他更加尽力的侍奉父亲,白天亲自服侍,到了晚上就向着北斗七星磕头祈求,希望能以他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承担病情,希望以他的生命来换取父亲的存活。每天如此,迫切的向上天祷告,头都磕破了。

但是父亲的病很严重,所以过了不久,黔娄的父亲就过世了。黔娄在守丧期间非常的哀痛,尽到了为人子女的守孝丧礼,他几乎没有办法承担父亲的过世,身体就在这时非常脆弱,可见他丧亲悲痛之深。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能赶快回家看父亲可以放弃官职,完全拋弃名利,一点儿都不留恋。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可见黔娄对父亲的孝敬何其深。

过去医疗不发达,所以任何化验的工作都要亲自去做。现在我们可以借用高科技来化验,不用那样了。但是父母对于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欲报之情、欲报之恩,是永远没有办法报尽的。孝是天之经、地之义,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是为人子女所必须要去做的事。

转载自大方广

老莱斑衣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生平众说纷纭。《史记》怀疑老莱子就是老子,但是历史上并不可考,所以他真正的名字没有人知道。

老莱子生性非常孝顺,他把最可口的食物和最好的衣物、用品,都用来供养双亲。生活点点滴滴,尽极关怀照顾,非常体贴。父母亲在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家里充满祥和。人如果能在晚年安享天伦之乐,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地有价值意义,多么令人欣慰。

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是老莱子在父母亲的面前,从来都没有提到过一个“老”字。因为上有高堂,双亲比自己的岁数都要大得多,而为人子女的人,如果开口说老,闭口言老,那父母不就更觉得,自己已经走入风烛残年,垂垂老矣了吗?更何况,许多人即使年事已高、儿孙成群,也总是把自己的儿女永远当成小孩一样来看待。

不难想象,一个人年过古稀,他的父母少说也有九十多岁了。对于大多数年近百龄的人来说,身体都会比较虚弱,而且行动不便,耳昏眼花。要跟他讲讲话,可能他已经没有办法听得很清楚了。由于腿脚不太灵光,纵使想要带他们到处去走走看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老人家的生活,往往都比较孤寂、单调。善解亲意的老莱子很能体恤父母亲的心情,为了让父母能够快乐得起来,他装出许多活泼可爱的样子,来逗双亲高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在孝顺父母的方式上,老莱子别有一番与众不同。他有一次特别挑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非常地鲜明。就在他的父亲生日的那一天,他身着这件衣服,装成婴儿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又蹦又跳地跳起舞来。一边嬉戏玩耍,一边迈动轻盈的舞步,真像是童心未泯的老头儿,特别逗人开心可爱。

从他挥洒自如的动作中,还可以看出,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天性孝顺的老莱子,对身体的健康始终非常地关注。所以虽然年过七十,但还能轻松活泼地,在父母亲的面前,迈动轻快诙谐的舞步,让父母欢喜。

一天,厅堂旁边刚好有一群小鸡,老莱子一时兴起,就学老鹰抓小鸡的动作,来逗双亲高兴。一时鸡飞狗跳,热闹不已。小鸡一颠一颠地到处跑,特别地可爱。而老莱子故意装成非常笨拙的样子,煞费苦心,而又无可奈何。看到这番情景,双亲笑得合不拢嘴,温馨的画面,流露出人伦至孝的光辉。

为了让父母在生活上有喜悦的点缀,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出一些点子,逗父母欢乐。有一次,他挑着一担水,一步一晃地经过了厅堂的前面。突然扑通一声,做一个滑稽的跌倒动作。 “这个孩子真是养不大,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父亲哈哈大笑,母亲一旁说着。

年纪大的人眼睛昏花、耳朵不灵,行动更是不便,老莱子就在家里扮演一个快乐的丑角。他幷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年纪大的人,在父母面前,他永远都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父母的体贴,探望。让我们摒弃自私与冷漠,像老莱子那样,做一个懂得体贴关怀的人,做一个用心去感受别人需要的人。

《礼记》中说:『恒言不称老。』为人子女永远不要在父母的面前,声称自己已经老了。一位孝顺的孩子,总是会想方设法,让父母觉察不到岁月的流逝、年纪的增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连孩子都老了,那父母不就更为年迈了吗?他们听了之后,该多么伤心啊。所以,在父母的面前,为人子女不应当提到“老”这个字。

为了让父母亲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老莱子想尽种种办法来体慰父母的心。他把这句善体亲心的话,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幸福的家庭,千百年来,令人羡慕不已,赞叹不尽。

转载自大方广

陆绩怀橘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孝顺良善,曾被当地太守李肃举荐为「孝廉」。后来李肃不幸客死异乡,陆康知恩报恩,亲自将他的灵柩送回颖川,礼数周备地为他操持了葬礼。

陆康做官以后,体恤百姓疾苦,办了许多实事,深得当地百姓们的敬爱,后来成为庐江太守。陆康的言传身教,给年幼的陆绩以至深的影响。

时值东汉末年,陆康和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将军的袁术交情非常好。有一次,陆康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陆绩,到居住在九江的袁术家里作客。袁术非常高兴,端出橘子热情招待他们。

长辈们谈话的时候,陆绩就坐在一旁剥橘子吃。这橘子甘甜汁多,吃得陆绩美美的。当他伸手再拿第二个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妈妈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可她还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橘子。想着想着,陆绩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慈爱的笑容……于是,陆绩忍住了自己再吃橘子的念头,而是小心翼翼地拿了三个装进怀里,心想把这些橘子带给妈妈,她该多高兴啊!

由于大人们谈话都很投入,谁也没有察觉到陆绩的这个小动作。等到陆康父子准备告辞的时候,只见陆绩两臂夹紧,双手抱在胸前,小心翼翼地从椅子上滑下来,随同父亲走到主人面前,鞠躬施告别礼。

不料当陆绩双手作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来躬身作礼的时候,三个黄灿灿的橘子突然从他胸口的衣襟里「咚咚咚」地掉了出来,滚落在地上。

袁术见此情景,禁不住开怀大笑,然后又故意板起脸孔说:「你来我家作客,怎么还把橘子带走啊?」陆绩慌忙跪在地上说:「对不起,我妈妈最爱吃橘子,您家的橘子特别甜,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妈妈。」

袁术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随即脸上又现出喜悦之色,内心不禁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时时惦记母亲的喜好,并尽力成全,实在难能可贵呀!陆绩怀橘敬母的行为和他率真的天性,也使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大家不禁交口称赞。

当我们深入史书了解有关陆绩的记载,就会发现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可见,童蒙的教学比人生任何阶段的学习都要重要,它是攸关人一生成就的基础。「孝」为传家之本,自幼教育子女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奠定做人立身处世正确的基本态度。

随着人们对圣贤教诲的逐渐疏远,在当今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乘车购物,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孩子的需要,所做的都是对孩子习气的纵容和喜好的满足,这跟古时候父母对子女童蒙养正的做法恰恰相反。

父母爱子女若不遵循正确的原则,则是害了子女。当父母在子女面前做出「弃老宠幼」的举动时,无疑是教给孩子本末倒置的人生态度,拉开了这个家庭「父不父、子不子」人生悲剧的序幕。

当我们习惯于随着自己的私情,将过度的娇宠妄施给孩子的时候,何不转念带领孩子将孝爱回报给生养我们的父母,以身作则为子孙树立起为人子的行为典范?以知恩报恩的存心和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子女,帮助他们奠定幸福美满的做人基础,这才是惠及子孙的真爱。

转载自大方广编辑部

闵损芦衣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就是在这种极大的差别中,子骞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假如今天是我,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我是不是能够承担?是不是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今人或许没有办法,可是对子骞来讲,他一点都不感到难过,一点也不抱怨他的后母。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呵斥。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这样的冷冻这样的苦,是自己没有做到作父亲的责任啊!这时,父亲也火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恶劣,居然对一个孩子都如此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 他的这番话使父亲非常地感动,于是就不再赶他的后母了。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深受感动,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相当的后悔,最后也把子骞看成和自己的小孩一样的爱护。

子骞一番挽留后母的话,非常的凄凉,非常的恳切,又非常的悲愍,完全是肺腑之言,连铁石心肠的人听后,都为之声泪俱下,他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纯洁,何等的淳厚、善良。

在当时,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妻赶走了,那么可以说,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妻离子散,这是何等的悲惨。可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为之转变,从可能沦落到悲惨境地的家庭转变为幸福温馨。这个力量只在我们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也就是每一个人心目当中都有的自性的纯孝。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流传千古,让后代的人都来赞美闵子骞的孝心孝行。如果我们也是生长在类似的家庭环境当中,我们也应该要懂得与后母好好的相处。如果能向子骞学习,相信在家庭生活当中,一定可以免去许多的误会、许多的争执、许多的不愉快。人都有孝心、孝行,天下不会有人心肠会像铁石一样,只要我们肯用心,发自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父母再怎么不好,也都会有感动的一天。

转载自大方广

庭坚涤秽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大诗人叫「黄庭坚」,表字「鲁直」,别号「山谷」,还有个别号叫「双井老人」。他是洪州分宁县人。

黄庭坚自幼孝顺父母。对于奉事父母之事,无论大小,他都会认真努力做好,从来没有推辞拒绝过。黄庭坚从小也十分勤奋好学,二十三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元佑年间,他又做了「太史」官。黄庭坚一生不仅为官服务朝廷,造福天下百姓,而且还专心致力道德学问,以非凡的文学艺术造诣为后世留下许多著作。

黄庭坚做「太史」时,公务十分繁忙。虽然家里也有仆人,而他却不辞劳苦,依旧亲自来照顾母亲的生活点滴,从不懈怠。每天忙完公事回来,他一定会亲自陪在母亲的身边,以便时时感受母亲各方面的身心需要,并且亲力亲为地精心侍候着母亲,事事力争都达到母亲的欢喜满意。

母亲有特别爱卫生的习惯,因为那时候的房子里没有卫生间,所以人们为了夜里方便如厕,通常都准备一个应急的便桶。黄庭坚为了保证让年迈的母亲身心安稳,避免因为仆人的卫生清洁达不到母亲的满意,而导致母亲心生烦恼,他就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刷洗便桶,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黄庭坚的做法曾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和不理解。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又有那么多的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的分别呢?」

黄庭坚至诚的孝心及中肯敦厚的品行,不仅为官时一心报效朝廷,服务百姓,同时也通过他书法和文学等才艺上的成就,向世人无声地彰显着圣贤人的德行风范,在潜移默化之中,用他的作品影响着后人。

他的书法中宫紧收、四缘发散,体现着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他的诗文出自本性流露,使人读后有「浑然天成」之感。诗人苏东坡曾经赞叹他说:黄庭坚的诗可谓「独立万物之表」。意思是说:他的诗可以屹立于文坛,万世都不灭其光。

自古以来,上至国家君王,下到平民百姓,都是以孝敬父母为修身立德的根本。今天随着客观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往往因为所谓的「繁忙」,而过多依赖自己所拥有的外在物质条件,进而取代自己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甚至将孝道「代理」出去。

冷静思维,当我们用大把的钞票或佣人,取代我们孝敬父母的本分时,可曾想到:倘若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也用钞票和佣人来将对我们的那份慈爱与呵护代理出去,今天的我们会不会有如此健康的身心呢?

忆古思今,黄庭坚能够效法古圣先贤的德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做到恪尽子道,至诚孝事父母,相信今天的我们,同样能够曲承亲意,力行孝道,给父母一个安康幸福的晚年。

孔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可见,孝敬父母之事不分大小,唯有出自本心的恭敬,方能做得圆满。

「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这是自然的大道。若让我们的生活事业都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惟有从孝爱我们的生命之根——父母祖先,诚心诚意地做起。

转载自大方广编辑部

江革负母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东汉初年,王莽篡位,新朝的政治腐败,导致战争频繁,天下大乱。当时,临淄有个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长途跋涉,一般人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

走着走着,母亲渴了,江革马上到处讨水给母亲喝;母亲饿了,他竭尽所能为母亲准备可口的食物;天色将晚,他想方设法找住处,使母亲能踏实地安歇。在仓皇逃难的人群中,江革念念想到的是母亲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

在逃难的路上,许多人见到江革都肃然起敬,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不理解,因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一个人连逃生都很难,更何况背负着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无论是称赞还是讥讽,江革都淡然处之,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头等大事是孝顺父母,别人的评价无足轻重,不用放在心上。

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盗贼,想要把江革劫去。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的哀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没有人奉养,能放过我们。

盗贼看到江革如此诚心诚意的哀求,无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所以也不忍杀他,更不忍把他劫走。就这样,江革屡次感动盗贼,化险为夷。可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沦为盗贼也不是他们的本性,都是因为一时之乱,为环境所迫。如果能够唤醒他们本性里的孝顺,盗贼也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后来盗贼被平息了之后,江革背着母亲,千里迢迢流落到江苏省下邳县,在这里居住下来。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江革非常的贫穷,衣不蔽体,也没有钱买鞋子穿,打着赤脚为别人当佣人,赚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即使赚的钱这么少,但是江革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物品来孝养母亲。凡是母亲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品,没有一样缺乏,母亲需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尽最大的努力,没有一样不替母亲办到。江革所做就如《孝经》所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后来,江革的母亲去世了,他非常的哀伤,在庐墓之间大声地哭泣,就像找不到父母而无依无靠的孩子一样。他的哀恸逾恒,超过一般的常人,感动了邻里之人。整整三年,江革结庐住在母亲的坟旁,因为他挚诚地思念母亲,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愿把孝服除去。

三年的服丧期满,他还不忍脱去孝服,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派人去安慰他,又举荐他做了孝廉。但是江革淡泊名利,屡屡拒绝做官的机会,后来皇帝还聘他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做了不久,他就辞官去了。

皇帝非常思念江革的为人,最后指派朝廷一定要年年慰问江革,虽然他已辞官,还是由朝廷来供养他一生所应得的俸禄。因为江革的孝行足以为天下的楷模。可见一个人能行孝,他影响所及有多广、多深、多远。

在乱世当中,江革行孝的确比一般人要艰辛困难。兵荒马乱之中,妻离子散的比比皆是,一家人分散,骨肉分离,可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江革背着母亲,每逃难到一处,内有母亲要照料、要保全,外又有盗贼在行抢,一日三餐都相当的困难,更怕有盗贼来抓走他,所以他是在险阻艰难中,全人所不能全。

但是江革尽了最大的力量,终于能保全自己身体的安危,而且还能保护他的母亲。即使在这么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仍然可以克尽为人子的孝道,实在是难中之难。所以后人称颂他:挽车极劳古,逃贼最间关。太息江巨孝,能为人所难。

孝子忠臣,可以像日月一样永恒地照耀世间。江革在这么艰困的环境当中还能脱险,为母亲做最好的孝养。由此可见,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以影响孝子的心,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心,任何环境我们都可以做到孝亲、敬亲。

转载自大方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