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孝经》浅解 (八)

孝治章第八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 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章节主旨】

这一章是说明以孝治理天下的道理。治教能够成功与否,跟孝道有莫大的关系。英明的君王能以孝治理天下,则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下太平。



【章节浅译】

孔子说:「从前英明的帝王以孝道来治理天下时,连那些附庸小国的臣子都不敢遗弃,何况是具有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诸侯呢?所以能得到各国诸侯的欢心拥护,他们愿意帮助帝王奉祀先王。治理封国的诸侯,连对那些孤苦无依的鳏夫寡妇都不敢欺侮,何况是一般的士人和老百姓呢?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欢心拥戴,他们愿意帮助诸侯祭祀先祖。治理乡邑的卿、大夫对于服贱役的男仆女婢都不敢失礼,何况是妻子儿女呢?所以能得到众人的欢心爱戴,乐意侍奉卿、大夫的父母亲。果能如此,那么父母在世的时候,能安心接受子女的孝养;去世之后,成为鬼神,也乐意享受子孙的祭祀。因此,天下和乐太平,灾害与祸乱不会发生。所以,英明的帝王以孝道来治理天下,就能有这样的效果。《诗经·大雅·抑篇》上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各国都来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