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7, 2010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无论顺境、逆境都是增上缘,只要善於运用,都是很好的鞭策。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勇猛精进,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无一不是好事。几时我们真正能将境界、观念转变,看一切人皆是善人,一切事皆是好事,就能入佛菩萨的境界。

如何转变?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是比喻,指自己、善人和恶人。善人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效法、学习;而恶人也是我们的老师。凡夫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只会看别人的过失;聪明人看到别人的过失,会回光返照反省自己,无则嘉勉,有则改之,所以恶人也是老师。佛菩萨之所以能作佛菩萨,道理在此地。而凡夫看到善人心生欢喜,看到恶人心生讨厌,永远堕落在分别、执着里,所以不能作圣。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真实的教诲。何以不见世间过?实在说,世间没有过,过是从自己的分别、执着里来的。但是明明那个人有过,怎麽说是从我的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很深,初学佛法之人很不容易理解,也很不容易接受。真正深入经藏之人,修行有功夫、有心得之人,听了就能理解。

这个原理就是《华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自己的心,自己的识,所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境就是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境从哪里来的?心变现出来的,离了心就没有外境,外境与自己的心识是一不是二。若能参透这个道理,就能理解何以世间没有过。

因此,善境界是自己的善念变现出来的;恶境界是自己的恶念变现出来的,与外境真的不相干。实在讲,若没有入这个境界,这个道理真的不好懂,所以佛再用比喻来说明。《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里会梦到好人、恶人,也会梦到顺境、逆境,梦醒之後,再去想一想梦里的境界,真有善人、恶人吗?真有顺境、逆境吗?没有,这都是自己意识心变现的,佛教导我们从这个浅近的比喻去思惟。

眼前这些现象是阿赖耶识的相分,学过唯识的同修应当有这个常识。可是实际上的境界,我们没有能证得,也就是说我们入不了唯识的境界。何以入不了?没有转识成智,所以我们还是凡夫的境界,不是佛菩萨的境界。而佛菩萨的境界,是在作梦里,就觉悟了「我在作梦」,眼前的境界全是梦中境界。所以,觉悟没有离开梦境,还继续作梦,但是已经清楚「我在作梦」,就是在作梦时唤醒梦中人。因此,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十法界,如《普门品》里所说的,「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所以,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就是「启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这两句话将佛菩萨应化的真相说出了。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都不是真的,这是说明境界的真相。



文转载自佛陀教育-淨空老法師讲述

Wednesday, May 26, 2010

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



Click on picture to see original size.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顺是顺性德 不是随顺烦恼


中国对孝最重要的是要求「顺」,但孝顺不是顺情识,而是顺本性,千万不能错解了。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顺父母,这就错了。所以,顺是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

中国讲孝道,第一位是舜王,舜王的父母与继母生的弟弟都不是善人,起心动念想方设法要把舜王害死。如果舜王孝顺,那就只好死,死了才顺父母的心,但这就是大错,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大舜孝顺是顺性德,他知道父母有错误的观念,所以他用高度智慧、善巧方便,让父母与弟弟觉悟,改过自新,这才是大孝。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婉转劝谏使他们改过向善,劝谏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遇到适当时机,在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加以劝谏。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被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於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服侍父母,如父母有过错时,应当委婉劝谏,父母不接受时,应当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违逆不孝,等待机会再行劝谏,虽然如此忧心操劳,内心一点怨恨也没有。」

Tuesday, May 25, 2010

依报随着正报转


素食对於培养清净心、平等心有很大的帮助,身心清净,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心理。现代的医学也懂得这道理。

老师常教导我们说:“心地清净,就不会生病;心地慈悲,任何毒都化解了。慈悲是最好的解毒剂,不需要用解毒的药物,慈悲心把任何的巨毒都化解了。只要做到清净慈悲,身体自然就健康长寿"。

是的,我们身体健康长寿,父母看到喜欢,若父母天天看到我们生病,父母一定很难过。要善体父母之心,才懂得怎样去尽孝。所以素食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Sunday, May 23, 2010

知足常乐

人生在世,对自己而言,不过就是养活身口而已,
所谓 [日食三餐,夜眠六尺]。
粗衣也能御寒、遮体;蔬菜也能下饭、也有足够的养分。
因此,一定要懂得知足常乐!

境缘无好丑 好丑起于心




我们觉得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不好,而新加坡的百岁老人许哲说,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非常美好,这是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的是美好,一切人、事、环境都是美好的;你的念头不好,人事物没有一样是好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人心好,起心动念都好。